12月12日晚,哲学学院党委书记万明明为xg111net代理商第27、28期入党积极分子作题为“从红歌的演绎中追寻中共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党课辅导报告。
万明明告诉大家,之所以选择红歌作为党史切入点,是因为红歌是中共历史上各个时期经典歌曲的汇总,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帮互助。

万明明结合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的特点,讲述了近代革命歌曲的发展与中共的产生和壮大的联系。“‘卡夫丁峡谷’是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讲述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反帝、自由解放三类歌曲时,万明明运用理论知识向学生们介绍了该时期以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万明明按时间顺序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为工农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阶段。他列举了工农革命阶段几首有名的红歌,有在党的领导下工农阶级产生觉悟反对强权的歌曲《五一纪念歌》,有记叙工农阶级建立组织、发动群众、夺取胜利的叙事歌谣《劳工记》,有资历最老、党的十九大以来闭幕会一直使用的《国际歌》,万明明赞赏歌词里的“英特那雄特尔”(international国际的)为神来之笔,他说该词外文音译为共产主义,巴黎公社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靠自己维护民族尊严。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在介绍土地革命阶段歌曲时,万明明现场播放了视频《洪湖水,浪打浪》,他说,该阶段的红色歌谣描述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生活,体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万明明表示抗日战争阶段民族危亡,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该阶段的红歌具有典型意义。讲述国歌的历史时,万明明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我在主持活动时,一直说唱国歌而不是奏国歌。”他表达了对国歌的敬意。介绍解放战争阶段歌曲时,万明明表示该阶段的歌曲在表现内容、体裁、创作手法以及演唱形式上形成特色,具有鲜明政治倾向和强烈战斗号召。

万明明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歌曲的发展与中共的成熟历程。提到歌曲《天耀中华》时,他说,这首歌是由《天佑中华》演变而来,从“佑”的保佑到“耀”的引领。他寄语学生要在这些时期多元化、多角度、多类型的红歌中学会找到自己的信仰,努力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这节形式新颖的课,结合不同时代歌曲阐述党史,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新的方向,”2018级哲学专业的艾力凡江在课后说:“当代青年与革命时期青年肩负的责任不同,我们传承和弘扬爱国、爱党精神时,要立足不同时代背景多角度地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