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院第八届“问津大讲堂”优秀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复赛举行

作者:文/刘湘琳 张志颖 图/刘心语 李欣悦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25   浏览:

3月19、20日晚,学院第八届“问津大讲堂”优秀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复赛顺利举行。161个选题的团队(个人)学生代表在十个赛区,共二十个小组,同时开展激烈角逐。

选手们的选题包罗万象,有改编自学院给出的参考选题,有分析身边的时事热点,有结合选手本专业探究专业背后的故事,更有当届千禧一代学生对自身的关注。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陈乔慧团队,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能力锻炼对该专业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徐萌团队,阐述了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对网络暴力的影响;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的许华锋团队,探讨了乡村旅游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018级教育学专业的余海晴团队,调查了千禧一代学生对社交软件的偏好。

主讲人演讲的方式也各有特色,有两位主讲人互相提问完成演讲的,有与台下观众互动调动气氛的,有用小视频帮助观众更好理解主题的。陈乔慧团队创新形式,在演讲过程中穿插“微电影”和“抬杠”,展现他们对能力锻炼的理解,博得现场评委拿出手机拍照。

本届“问津大讲堂”复赛继承传统,评委由学院领导、辅导员及相关部门老师、第七届“问津大讲堂”优秀学生主讲人担任,充分发挥朋辈的积极示范效应。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喻文婷作为第一赛区第一小组的学生评委,结合她对问津大讲堂的感悟说:“每一件普通的事都能挖掘出不同寻常的点。”她表扬了参赛选手们的选题前沿,贴近时事热点,并建议主讲人在演讲时做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鼓励创新演讲形式。

2018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谭迎谈到这次比赛时说:“演讲稿、论文、展示课件等,每一方面都需要和队友好好琢磨。”她们团队认为,“问津大讲堂”活动很好地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期待进入决赛。第四赛区评委、学工办主任陈冰在点评时提到,好的演讲不是背出来而是讲出来的。同时他指出,论文格式错误是大多数参赛选手的共同点,希望参赛选手能深入阐述而不是简单提及论文主题。

本次复赛评选出84个选题的个人(团队)进入决赛,决赛将在5月举行。

据了解,学院“问津大讲堂”优秀学生主讲人活动为学生设置一种科研的场景,学生根据兴趣自选主题,通过广泛阅读、查找资料写一篇学术论文,并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术演讲,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能力及写作、演讲能力。